脊髓的解剖结构及基本生理功能
脊髓位于脊椎椎孔形成的椎管内,但其节段分布与椎体并不完全对应。脊髓共有颈(C1-8)、胸(T1-12)、腰(L1-5)、骶(S1-5)、尾(Co1)共31个节段,分别对应31对脊神经。
(一)脊髓的一般结构
脊髓横切面上灰质位于中央管周围,呈蝴蝶形或“H”形,形成纵向灰质柱(横切面上的灰质柱突起称为角)。灰质前部膨大形成前角,后部细小称为后角,中央管上与脑室相连,下与终池相通,其前后为灰质前联合、灰质后联合。脊髓白质可分为前索、后索、外侧索,灰质前联合前方为白质前联合。中央管上通第四脑室,下扩大为终室,贯穿脊髓全长。
(二)脊髓灰质主要由神经元胞体及突起、血管等构成,其中神经元细胞多聚集成层分布,分别发出纤维在白质中相互穿行联系或向上传导感觉、向下传导运动。
1.脊髓灰质前角主要为下运动神经元核团,主要包括α、γ两种运动神经元,其中α运动神经元主要支配梭外骨骼肌纤维,引起关节运动,与正常肌力的维持相关,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骨骼肌纤维,与调节肌张力有关。
2.脊髓灰质中间代主要有胸核(又称背核或Clarke柱,发出上行纤维至小脑)、中间内侧核(接受后根的内脏感觉传入纤维)、中间外侧核等核团。
3.脊髓灰质后角主要为一些传导感觉的核团,如边缘层神经元(接受后根感觉传入纤维)、胶状质小神经元(参与痛觉的传导)、后角固有核(接受大量后根感觉传入纤维)。此外,后角颈部及基底部尚有许多与传导本体感觉以及皮质下行传导纤维,参与协调机体运动,如网状核等。
(三)脊髓白质主要有众多上、下行纤维束以及固有束组成。其中上行纤维束传导各种感觉至脑的对应区域,下行纤维束将脑的不同部位发出的神经冲动下传至脊髓,固有束为主要在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传到相关信息、起止均在脊髓的短的纤维素。请参考本章其他节内容。
(四)脊髓的基本功能脊髓的主要功能为中枢感受外界环境、完成各项运动的中继站,并且具有一些初级的反射中枢,可以完成初级内脏活动。
脊髓本身即可完成,反射弧不经过脑的反射称为脊髓反射,又称脊髓固有反射,主要由脊髓灰质、固有束、脊神经前后跟等组成,可分为躯体反射和内脏反射。躯体反射主要有牵张反射、屈曲反射、浅发射等骨骼肌反射活动,内脏反射主要包括竖毛反射、膀胱排尿反射、直肠排便反射等。正常情况下,这些固有反射也是在高级中枢脑的控制下进行,当脑、传导束或脊髓出现损伤时,可对应性出现损害表现。此外,一些脊髓反射在正常情况下被大脑皮质下行纤维束抑制,当这些抑制被阻断时(如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一些脊髓反射可以通过查体显现出来,即为病理反射。
(五)脊髓的被膜与腔隙
1.脊髓的被膜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脊膜、蛛网膜、软脊膜。硬脊膜后而坚韧,上与硬脑膜相连,下端附于尾骨,并于椎间孔出与脊神经外膜相延续。脊髓蛛网膜上与脑蛛网膜相延续。脊髓软脊膜薄而妇幼血管,紧贴脊髓,于脊髓下端移行为终丝。脊髓软脊膜还在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形成齿状韧带,协助脊神经根、脂肪组织以及血管等固定及保护脊髓。
2.脊髓内的腔隙脊髓硬脊膜与脊椎锥体内面骨膜之间为硬膜外隙,含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淋巴管、静脉丛等,并有脊神经根通过。硬脊膜与脊髓蛛网膜之间为潜在硬膜下隙。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隙,其下部正位终池,内有马尾。蛛网膜下隙内充满清亮的脑脊液,为临床腰椎穿刺部位。
(六)脊髓的血管脊髓的动脉血主要来源于椎动脉(发出脊髓前动脉和脊髓后动脉)以及节段动脉。脊髓内小静脉血液汇集流入脊髓前后静脉,经前后根静脉注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给点支持和鼓励吧!!
赞赏
人赞赏
中科UM-D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