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病人后路复位固定后

颅底凹陷(basilarinvagination,BI)是一种先天性的颅颈交界区畸形,可以分为合并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dislocation,AAD)和不合并寰枢椎脱位两种类型。在合并AAD的类型中,脊髓空洞非常常见,但是却缺少治疗后脊髓空洞转归的研究。菅凤增教授的团队针对这一问题做了研究,王作伟将研究结果发表在年8月的《EurSpineJ》杂志上。

年9月-年10月,共有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医院接受治疗,其中86例(49.1%)病人合并脊髓空洞症,71例病人获得有效随访,随访6-43个月,平均22.7个月。其中,男31例,女40例,年龄15-74岁,平均34.8岁。

所有病人均行颈椎X线平片、MRI、CT扫描及三维CT重建检查。通过MRI检查测量脊髓空洞大小(图1),并测量了齿状突尖至Wackenheim线距离,寰齿间距(ADI),斜坡枢椎角(CAA)。(图2)

图1

图2

所有病人都接受了Ⅰ期经后路复位内固定并枕大孔后缘(相当于融合的寰椎后弓)减压,均未行术前牵引,均在硬膜外操作。病人术后随访寰枢椎复位情况、骨融合及脊髓空洞变化情况。对手术前后JOA评分和影像学测量数据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64例(90.1%)病人术后临床症状改善,5例(7.0%)病人症状无变化,2例(2.8%)病人症状加重。病人术前JOA评分平均为12.8,术后为14.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后,66例(93%)病人寰枢椎脱位及颅底凹陷复位满意,5例(7%)复位不满意。66例(93%)脊髓空洞缩小(图3),5例(7%)无明显变化(图4)。(测量数值见下表)

图3

图4

讨论:通过对结果的分析,作者认为BI/AAD合并的脊髓空洞原因是多方面:1、脱位的齿状突造成枕大孔有效管径减小,是脑脊液循环障碍及脊髓空洞形成的主要原因。2、BI/AAD病人常常合并有Chiari畸形,疝下的小脑扁桃体进一步加重了对枕大孔区的压迫。3、BI/AAD常常合并其他类型的畸形,如寰枕融合、Klippel-Feil综合征等,造成枕大孔后方压迫。

单纯后路手术可以使脱位的寰枢椎复位并固定,解除压迫,恢复枕大孔区脑脊液循环,空洞可以自动缓解。在该研究中,后路复位固定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枕大孔减压可以视为对复位手术的补充。硬膜扩大成型似乎没有必要。

作者分析脊髓空洞不改善可能的原因有:1、寰枢椎脱位复位不好(图4)。来自前方的齿状突压迫是脊髓空洞形成的最主要原因,如果不解决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2、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压迫造成枕大孔循环梗阻,术后未解决。3、齿状突局部后凸角度未改善。

枕大孔区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病理非常复杂,至今仍然存在较大争议,这个研究比较合理地解释了发病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后路的直接复位加固定手术可能是治疗BI/AAD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的有效手术方式。









































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北京最有名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nwth.com/jbwh/1415.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