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头面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目前尚不十分明确,躯干和四肢的本体感觉传导通路分别终止于大脑皮质和小脑,前者产生意识性本体感觉,后者为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另外,传导皮肤精细触觉(如两点辨别觉、精细触觉等)与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相同,故此处一同介绍。
(一)躯干和四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主要传导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本身在不同状态的感觉,由外周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最后均上行终止于同侧小脑蚓部皮质。
1.颈部和上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肌肉、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脊神经后根→脊髓后索→第2级神经元:脊髓颈膨大、延髓楔束副核→小脑下脚→小脑蚓部皮质。
2.躯干(除颈部外)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通路:肌肉、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脊神经后根→脊髓后索→第2级神经元:脊髓胸核、腰骶膨大→脊髓小脑后束(脊髓C8~L2胸核发出纤维)、脊髓小脑前束(腰骶膨大发出纤维,大部分交叉至对侧)→同侧小脑下脚(脊髓小脑后束)、对侧小脑上脚(脊髓小脑前束)→小脑蚓部皮质。如下图所示:
(二)躯干和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1.上半身(胸4以上分布区域)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肌肉、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以及皮肤精细触觉感受器→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脊神经后跟→后索外侧部→楔束→第2级神经元:延髓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至对侧→内侧丘系→第3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2.下半身(胸5以下分布区域)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肉、肌腱、关节等处的本体感受器以及皮肤精细触觉感受器→第1级神经元:脊神经节细胞→脊神经后跟→后索内侧部→薄束→第2级神经元:延髓薄束核→内侧丘系交叉至对侧→内侧丘系→第3级神经元: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中央后回的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本文内容图示:
赞赏
人赞赏
广州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