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河南破

记者从医院和医院获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公布,我省斩获临床医学类重点项目2项,实现了零的突破。

这两项项目都集中在神经内科领域,分别由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许予明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薛孟周获得。

获得重点项目内容都是啥?

许予明的研究课题为《CHIP蛋白参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3型发病的分子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薛孟周主持的课题为《EMMPRIN在脑出血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转化医学研究》。

为啥选择这两个课题?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民间俗称“企鹅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之一,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行走不稳和小脑萎缩,家族中代代出现类似表现的病人。病人往往起病10—15年后卧床致残,此类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许予明及其团队发现CHIP蛋白功能与小脑神经元功能密切相关,遂进一步探讨CHIP蛋白参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分子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

而我国脑出血患者每年新增-万人,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可反复发作,在世界范围内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且脑出血发病后预后较差,70%存活患者遗留有与出血区相关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相关费用超过亿元/年,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所以,薛孟周选择攻克脑出血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

课题开展意义何在?

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许予明及其团队发现CHIP蛋白功能与小脑神经元功能密切相关,遂进一步探讨CHIP蛋白参与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分子机制及潜在治疗策略。

其研究的开展将为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有望为攻克这一医学难题做出新的贡献。

薛孟周的研究是针对临床治疗脑出血疾病诊疗的课题研究,将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最先进的、最科学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脑出血病人的致死率及致残率,大大提高脑出血病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幸福指数。

链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为啥难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中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按照资助类别可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等。由于其申报由大中专院校或科研机构直接负责,没有名额限制,均会均等,客观公正,很受临床医生欢迎,在医疗业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医院科研能力的金标准。

重点项目是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支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学技术人员针对已有较好基础的研究方向或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若干重要领域或科学前沿取得突破。其申请难度高于一般项目,近年来基金委重点项目的资助数量占总数的1.5%左右。申请项目通过可获得—万元资助。

年,医院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中标65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实现了该院重点项目“零”突破,立项总数和资助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医院中标项目排行前20名。

医院今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其中获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医院携手填补了河南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零空白。









































消除白癜风
中科医院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nwth.com/jbwh/1547.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