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时期,广大医护工作者正在前线奋力抗击疫情,我们发起了“三亿个感谢”活动,号召全球三亿罕见病病友,在国际罕见病日即将到来之际,向医护人员说一声“感谢你”。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在活动的第一阶段,我们面向病友征集和医护工作者发生的故事,得到了广大病友组织、病友的踊跃参与。大家通过腾讯新闻客户端、微博和向我们投稿,用温暖的笔触,写下了一幕幕有关医护人员的难忘回忆,许多病友更是用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诉说着由衷的感激——
(以上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
下面,我们再从腾讯新闻、微博和直接投稿的病友中,摘录部分作品,欢迎大家继续通过这三种渠道,讲述你和白衣天使的动人故事。(篇幅所限,以下内容有缩减,继续参与方式可见文后)
确诊指路,那些绝境中的希望之光
对罕见病病友而言,求医的第一道坎是确诊难。在“不知道得了什么病”的困惑中,病友们往往异常惊恐、迷茫无助,而一位良医的一次确诊,或许只是几句话,却可能让一个家庭重新看到光明。
宝宝出生的时候把产房所有的助产医生吓了一跳,四肢上有大面积的皮肤缺损,就连口腔黏膜也有破损。幸运的是我们碰到了一个认真负责的好医生。她是宝宝的主治医生:温州医院新生儿科的王丹医生。王医生在宝宝出生的第二天就初步诊断是得这个罕见病。她带我们进入了科学的轨道,引导我们找到了蝴蝶宝贝关爱中心,这里有病友,有对这个疾病最精准的分析,还有很多护理的知识。
我的女儿是幸运的,虽然疼痛纠缠着她,但是我们没有盲目求医走歧路,从一开始就了解了这个病,并用正确护理方法最大程度地减轻痛苦。那时王医生带领着护理人员日夜轮班细心地照顾宝宝,每次换药都要三四个小时,有时候换药进行到一半,宝宝大便或者小便,她就不厌其烦地再给宝宝清洗然后重新消毒换药,她对我们说,她除了是医生,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看到刚出生的宝宝遍体鳞伤,她的心里也是一样难过。
——焓焓妈妈(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友家属)
年秋天,医院里得知我母亲得的是“锥体外系病变”,这是什么病?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医生告诉我可以去华西神经内科做检查。
预约挂号后,年11月,医院的商慧芳教授,第一眼内心特别激动,我告诉了她有家族遗传。商教授问诊后判断说:“疑似亨廷顿舞蹈症,你做这个基因检测,还需要把你母亲带上一起,两个血样做对比,我也检查下你母亲目前的症状。”我热泪盈眶,感觉找到了救命稻草。
我母亲确诊是亨廷顿舞蹈症,我有幸没有被遗传。我也因商教授介绍了解了风信子亨廷顿舞蹈症关爱组织,并申请做志愿者。此后,商教授团队给予了我们亨廷顿舞蹈症患者极大支持,就医、检测、复诊通道大为便捷,非常感谢她给我们的支持和帮助!
——祥旭(亨廷顿舞蹈症病友家属)
妙手回春,那些忙碌背后的温情时刻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医生不仅为我们罕见病病友的疾病治疗忙碌着,更是一位位善良可爱的伙伴,或呵护着小病友的童心,或关怀着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节。
小思睿跟狗狗玩,被咬到了,我们火速带她到家医院。
思睿:“阿姨,帮我检查松鼠牙齿,它牙齿疼。”
随后把松鼠娃娃放台上。
医生:“好的,你怎么知道它牙齿疼,你们是怎么沟通的?”
思睿:“……”害羞地笑笑。(小思睿口腔一直有破损,吃饭会疼痛,她就认为她的玩具也牙疼)
医生:“松鼠有蛀牙了,不可以吃糖,要每天刷牙,思睿,你有每天刷牙吗?”
思睿:“嗯,我每天刷牙的。”
医生:“真棒!今天要给松鼠打一针,你看是先给松鼠打,还是先给徐思睿打呢?”
思睿:“先给松鼠打吧!”
医生抽药水假装给松鼠打完。
医生:“松鼠很勇敢,都不哭,徐思睿你要更勇敢哦!”
思睿:“嗯,好!”
打完五针狂犬病疫苗,她不挣扎,不哭闹,没有出现任何皮肤问题,安全顺利。小思睿还安慰旁边阿姨打针也别哭呢!
——思睿父母(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友家属)
有一次,我做完骨科手术,老王和老李来查房。他们说相声似的,聊着我的身体情况,都是恢复得不错之类。我浑浑噩噩的,只有一句话,很突然地闯入我的耳膜,让我心头一热。
老李冷不丁地扭头对身边的护士姐姐说:“她的脚指头肿得很厉害,要记得消炎。”
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就觉得这句话最中听,最温暖。
这两位就是许多瓷娃娃都认识的王延宙医生和李天友医生。除了他们,在医院里还有很多温暖的记忆。有帅气的医生小哥哥拿我的果汁打趣我,有漂亮的护士小姐姐想挤出时间来为我洗油油的头发。有康复师句句真诚的鼓励,有同病房的朋友的真切关怀。
——肖飒(成骨不全症病友)
非常时期,那些从未放下的医疗救助
如今,全国人民都在为一线的抗疫工作者们担心着、鼓励着,而我们的医生,在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