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失调的分类与典型症状
小脑性共济失调典型症状:
主要表现为四肢共济失调,多以下肢较重,可出现肌张力变化。
闭目不加剧,不受照明影响,不伴感觉障碍。
指鼻试验极为明显,躯干、肢体均有症状。
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典型症状:
深感觉障碍则破坏运动反馈机制,引起感觉性共济失调。
睁眼减轻,闭目加剧。闭目难立征阳性,指鼻、跟-膝-胫欠稳准。
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跨阈步态。
夜行困难。
前庭性共济失调典型症状:
异常迷路冲动使机体对环境空间的调节紊乱,常伴发眩晕。
平衡障碍为主,静止、运动均有平衡障碍。
大脑性共济失调由具体损伤部位决定症状,肢体症状一般较轻,只需进行适当的精细运动训练即可。
02共济失调常用简易测试在我院,共济失调常见于小脑梗死、脑干梗死和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共济失调在表现上具有特征性的辨距不良、震颤、交替运动障碍,可以用几种简单动作来测试出前者,我们把这些动作称为“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动作要求:坐位,嘱患者将健侧手伸直置于同侧膝盖,随后令其伸出食指,曲肘指向自己的鼻尖,要求指尖对准鼻尖,随后返回膝盖,重复三次。阳性指征:如出现动作不圆滑、指鼻时震颤或辨距不良为阳性。注:可嘱患者指向自己的鼻尖,再指向检测者手指指尖,症状会更加明显。跟-膝-胫试验动作要求:仰卧位,嘱患者将健侧足跟置于患侧膝盖,并沿着胫骨前缘向下滑行至踝部,重复三次。阳性指征:同上。轮替动作动作要求:双或单侧反复、交替做某一动作。阳性指征:动作明显不协调、混乱。共济失调步态宽基底步态和醉酒步态其他非特异性表现也有可能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构音障碍等其他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与偏瘫症状同时出现,故不作为共济失调判定。03共济失调的评估
对于有明显共济失调症状的患者,常采用的评估量表是“世界神经病联合会国际合作共济失调量表”。量表共分19项,涵盖姿势控制、动态功能、语言及眼球运动四方面内容,可半量化共济失调的严重程度。量表要求患者有足够的语言理解能力及配合,否则将影响评估结果。量表总分分,分数越高症状越重。
04共济失调的治疗因目前无特效药物,故而平衡与协调训练至关重要。运动训练仍以Frenkle训练法为主。Frenkle训练法01仰卧位练习患者躺在表面光滑的床上或垫子上,足跟着床面,头部枕起,看到小腿与足。
①双下肢单独沿床面滑动作各式屈曲运动。
②双下肢交替沿床面滑动作各式屈曲运动。
③双下肢单独悬浮作各式屈曲运动。
④双下肢交替悬浮作各式屈曲运动。
⑤联合各种下肢运动,并使患者足跟随治疗师手指运动。
02坐位练习①练习维持正确坐位姿势2min。②正确坐位各向平衡训练。③用粉笔在地下划两个“十”字标记,轮流使足顺所划的“十”字向前、后、左、右滑动。④按治疗师的节奏,练习从不同高度椅子上起身和坐下。03站位练习①侧走:身体质量在双足中轮流转移。②在35cm宽的平行线之间向前走。③向前走,进行1/4步、1/2步、3/4步及一整步的练习。④转弯:向左右转弯行走。以上训练中,部分项目结合了负重训练。此外,核心训练对共济失调患者也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应同步应用。我科常用于共济失调的设备有:SET悬吊系统针对核心肌群进行训练。
平衡训练系统针对平衡功能进行训练
平衡训练系统
眼震、眩晕治疗系统参考文献
[1]章春园,邵国富,包仕尧等,中国临床康复第7卷第25期-10-15出版.
[2]郭鹏,邓红琼,刘丽美等,中国康复·年10月第25卷第5期
END周松竹
康复治疗师本科学历,毕业于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从事运动治疗两年。熟练掌握各种神经疾病如脑外伤、脑卒中和脊髓损伤的评估与运动康复治疗。
信息来源:医院康复训练中心
图文编辑:陈绮雯
审核:周武/刘丽容
促进康复技术与管理交流
宣传康复科普
传播学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