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幼猪的病毒性疾病(血凝性脑脊髓炎又叫呕吐消耗病、冠状病毒性脑膜脑炎)的主要特征是呕吐、便秘和厌食,从而导致突发死亡或慢性消瘦。由于急性脑脊髓炎(血凝性脑脊髓炎)而引起的运动失常,也可能会在一些疾病的暴发中出现。
该病的病原为冠状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是一种单一的抗原型,可以在几种猪细胞培养物中生长并生成合胞体。它可以凝集一些动物的红细胞。猪是其唯一的自然宿主。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该病毒广泛流行于北美、西欧和澳大利亚,且普遍存在亚临床感染状态。该病在大部分种猪群和免疫猪群中是一种地方流行性疾病。免疫母猪传递母源抗体给仔猪,一直保护它们直到其生长到一定年龄有了足够的抵抗力,所以该病的临床暴发并不常见。如果病毒传入一个带有新生仔猪的易感猪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能会很高。病毒首先在鼻黏膜、扁桃体、肺中复制,在小肠进行非常有限的复制。病毒从这些位点进入,通过周围神经系统传播至整个脑干而侵入延髓的原子核,且有可能感染大脑和小脑。病毒在迷走神经感觉神经节复制可能会引起呕吐。而消瘦则是因为呕吐和胃排空延迟,而这些都是因为壁内神经丛病毒诱导的损伤引起。大脑和小脑神经元的感染可能很少导致运动失常。
呕吐消耗病(VWD)和脑炎的临床综合征,大部分仅限于不到4周龄的猪。呕吐消耗病有4~7d的潜伏期,会出现不断地干呕和呕吐。
仔猪则会在开始哺乳时立即停止,离开母猪和呕奶。它们把嘴伸入饮水器中但只喝少量的水,说明可能是咽部无力。持续的呕吐会导致身体状况快速下降。新生个仔猪会脱水、发绀、昏迷和死亡。尽管相对于疾病早期呕吐频率较低,但年长的猪会持续呕吐。它们会丧失食欲且会变得消瘦。颅骨下腹部会有很大的膨胀。“消瘦”状态可能会持续1~6周直到猪饥饿致死。包括仔猪在内,疾病的死亡率可达%,幸存者则成为僵猪。
脑脊髓炎也会在疾病初期引发呕吐,一般会在仔猪出生后4~7d发生。呕吐会间歇性地持续1~2d,但不会很严重也不会导致脱水。在1~3d后,会出现广泛的肌肉震颤和感觉过敏。猪会尝试倒退行走,最终成犬坐姿势。患病猪会变得虚弱,不易起身且会划动四肢,同时还会发生失明、角弓反张和眼球震颤。几日之后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和死亡。从发病到消失,一个猪场的疾病暴发会持续2~3周。疾病的消失与妊娠母猪妊娠后期免疫的程度有关,从而可以通过母源抗体保护仔猪。长期感染猪会有恶病质和腹部膨胀。它们的胃部膨胀且填满了气体。光镜观察可发现70%~%有神经症状的猪及20%~60%有呕吐消耗病猪的髓质会出现血管套变化、神经胶质过多症、神经元变质。外围感觉神经中枢的神经炎,特别是三叉神经节会有规律的出现上述症状。有呕吐消耗病的猪15%~85%会有胃壁和血管周围的神经中伛的变性。幽门腺的病变是最明显的。
可以对出现病症2d内的猪实施安乐死,采集脑干分离病毒进行常规的实验室诊断。感染超过2d的猪很难分离到病毒。抗抗体滴度的上升可以检测成对的血清样品。急性血清样本必须在病发后立即采集,因为在病症出现后,患病猪可能已经有了低的抗体滴度。疾病的鉴别诊断包括伪狂犬病和猪传染性脑脊髓炎。伪狂犬病暴发时,部分老龄猪和流产猪会有呼吸症状。猪捷申病毒脑脊髓炎常感染老龄猪。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病症明显,疾病就会按常规发展。很少出现自然痊愈。经过疾病暴发的无免疫母猪生下的仔猪,可以在出生时,通过接种屠宰后随机选择的母猪分离得到的超免血清或血清而得到保护。然而,在诊断和疾病终止之间的时间往往过短,从而使得血清的疗效不佳。猪场病毒的维持(这样可以持续自然诱导母猪的免疫)可以避免仔猪的疾病暴发。END
中兽医·呼霸
呼吸道疾病终结者!
生机组合—直击母猪根源问题!
催肥就选中兽医·速肥
中兽医·瘟克
防控瘟病的良方!
中兽医·畅霸—仔猪腹泻的克星!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