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调研报告
导读:大麦,别名牟麦、饭麦、赤膊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1]拉丁文名:HordeumvulgareL.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禾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版权申明:本报告由博思数据独家编制并发行,报告版权归博思数据所有。本报告是博思数据专家、分析师在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调研、统计、分析整理而得,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报告仅为有偿提供给购买报告的客户使用。未经授权,任
博思数据发布的《年中国大麦行业市场分析及行业调研报告》介绍了大麦大麦行业相干概述、中国大麦大麦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大麦大麦行业的现状、中国大麦大麦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大麦大麦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态分析及中国大麦大麦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大麦大麦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想投资大麦大麦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大麦,别名牟麦、饭麦、赤膊麦,与小麦的营养成分近似,但纤维素含量略高。[1]拉丁文名:HordeumvulgareL.禾本科、大麦属一年生禾本、秆粗壮,光滑无毛,直立,叶鞘松弛抱茎,多无毛或基部具柔毛;两侧有两披针形叶耳;叶舌膜质,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含少许B族维生素。由于大麦含谷蛋白(一种有弹性的蛋白质)量少,所以不能做多孔面包,可做不发酵食品,在北非及亚洲部份地区尤喜用大麦粉做麦片粥,大麦是也是我国主要种植物之一。珍珠麦(圆形大麦米)是经研磨除去外壳和麸皮层的大麦粒,加入汤内煮食,见于世界各地。大麦麦秆柔软,多用作牲口铺草,也大量用作粗饲料。中国的大麦现多产于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
报告目录:
第一章中国大麦产业发展政策及国家标准8
1中国大麦产业发展规划8
1.1中国啤酒大麦生产发展规划8
1.2中国啤酒产业发展目标()8
1.3优势产区的大麦发展布局9
2大麦相干标准10
2.1GB/T
裸大麦10
2.2GB/T
啤酒大麦10
2.3中国和其他国家大麦的品质比较11
2.3.1主要大麦品质比较11
2.3.2中国大麦品质较差的缘由12
第二章中国大麦生产分析13
3世界及中国大麦生产13
3.1世界大麦生产13
3.1.1世界大麦面积变化13
3.1.2世界大
3.1.3世界大麦单产变化14
3.2中国大麦生产14
3.2.1中国大麦生产布局15
3.2.2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变化16
3.2.3中国大麦单产变化17
3.2.4中国大麦产量变化18
4中国主产省大麦生产特点19
4.1江苏省大麦生产特点19
4.1.1江苏省大麦生产变化19
4.1.2江苏省大麦的主要品种20
4.1.3江苏省大麦的生产优势20
4.1.4江苏省大麦生产预测21
4.2甘肃省大麦生产特点21
4.2.1甘肃省大麦生产变化21
4.2.2甘肃省大麦的主要品种22
4.2.3甘肃省大麦的生产优势22
4.2.4甘肃省大麦生产预测22
4.3内蒙古大麦生产特点22
4.3.1内蒙古大麦生产变化22
4.3.2内蒙古大麦的主要品种23
4.3.3内蒙古大麦的生产优势23
4.3.4内蒙古大麦的生产预测24
4.4新疆大麦生产特点24
4.4.1新疆大麦生产变化24
4.4.2新疆大麦的主要品种25
4.4.3新疆大麦的生产优势25
4.4.4新疆大麦生产预测25
第三章中国大麦贸易分析26
5中国大麦贸易26
5.1中国大麦进口关税政策26
5.2中国大麦的进口26
5.2.1大麦进口量及进口价格27
5.2.2大麦进口主要来源国28
5.3进口大麦的国内流向29
第四章中国大麦芽供需及生产企业分析31
6中国大麦芽的供给31
6.1国内企业麦芽生产31
6.2进口麦芽31
6.2.1进口数量及进口价格31
6.2.2主要进口来源国32
6.2.3进口麦芽的流向33
7中国大麦芽的消费34
7.1中国啤酒生产34
7.2啤酒大麦需求35
8重点麦芽生产企业37
8.1永顺泰麦芽集团有限公司37
8.1.1企业简况37
8.1.2企业产能37
8.1.3原料取得及产品销售38
8.2中国粮油控股有限公司38
8.2.1企业简况38
8.2.2企业产能39
8.2.3原料取得及产品销售39
8.3北大荒龙垦麦芽有限公司39
8.3.1企业简况39
8.3.2企业产能39
8.3.3原料取得及产品销售40
8.4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40
8.4.1企业简况40
8.4.2企业产能40
8.4.3原料取得及销售情况分析41
8.5江苏省农垦麦芽有限公司41
8.5.1企业简况41
8.5.2原料取得及产品销售41
8.6江苏新金威麦芽集团有限公司41
8.6.1企业简况41
8.6.2企业产能41
8.6.3原料取得及销售情况分析42
8.7河北四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2
8.7.1企业简况42
8.7.2企业产能42
8.7.3原料取得及产品销售42
8.8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43
8.8.1企业简况43
8.8.2企业产能43
8.8.3原料取得及产品销售43
8.9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43
8.9.1企业简况43
8.9.2企业产能44
8.9.3原料取得及销售情况分析44
8.10兰州黄河企业股份有限公司44
8.10.1企业简况44
8.10.2企业产能44
8.10.3原料取得及产品销售45
第五章中国大麦需求分析46
9大麦的啤酒需求46
9.1分地区啤酒大麦的产销分析46
9.2啤酒消费在总消费的地位47
10大麦的饲用消费48
10.1大麦作为饲料的优势48
10.1.1价格优势48
10.1.2营养优势48
10.2饲用大麦消费量49
11大麦的其他消费50
11.1大麦种用消费50
11.2大麦食用消费50
第六章未来中国大麦供求平衡预测51
12中国大麦生产预测51
12.1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变化预测51
12.2中国大麦单产水平变化预测51
12.3中国大麦产量变化预测52
13大麦进口趋势预测53
13.1大麦进口国别变化趋势53
13.2大麦进口量变化预测53
14未来中国大麦需求变化趋势预测53
14.1啤酒大麦消费预测53
14.2饲用大麦消费预测54
14.3其他用处大麦消费预测54
15中国大麦供求平衡表54
7大麦市场价格分析及预测56
16大麦价格走势分析56
16.1啤酒大麦价格变化特点56
16.2后期大麦价格走势预测57
图表目录:
图1,甘肃省啤酒大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9
图2,2015年大麦在世界主要谷物中的地位13
图3,世界大麦生产面积及产量(1960~2015)14
图4,中国大麦在谷物生产中的地位15
地图,中国大麦生产布局16
图5,中国大麦种植面积变化(1960~2015)17
图6,中国大麦单位面积产量变化(1960~2015)18
图7,中国大麦产量变化(1960~2015)18
图8,江苏大麦生产变化及在全国大麦生产中的地位(1995~2015)20
图9,甘肃大麦生产变化及在全国大麦生产中的地位(1995~2015)21
图10,内蒙古大麦生产变化(2005~2015)23
图11,新疆大麦生产变化及在全国大麦生产中的地位(1995~2015)24
图12,中国啤酒大麦来源及供应量(2001~2015)26
图13,中国大麦进口在食粮进口中的比例(2000~2015)27
图14,中国大麦进口量及进口价格(2000~2015)28
图15,中国大麦进口自澳大利亚比例变化(1996~2015)28
图16,2015年中国大麦主要进口来源国29
图17,2015年中国大麦进口省分30
图18,不同原料来源的麦芽产量(2001~2015)31
图19,啤酒产量折算麦芽及大麦数量(2005~2015)32
图20,中国麦芽进口来源国散布及其比例(2011~2015)33
图21,中国麦芽进口流向散布及其比例(2011~2015)33
图22,中国啤酒产量(1990~2015)34
图23,2014年主要省分啤酒大麦需求量36
图24,中国大麦的啤酒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地位(1995/96~2015/13)47
图25,中国大麦饲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地位49
图26,中国大麦种用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地位50
图27,中国大麦播种面积预测(1981~2015e)51
图28,中国大麦单产水平预测(1981~2015e)52
图29,中国大麦产量预测(1981~2015e)52
图30,中国大麦啤酒消费预测(1995/96~2015/16e)54
图31,江苏啤酒大麦价格与进口大麦价格比较(2012~2015)56
表目录
表1,裸大麦质量要求10
表2,啤酒大麦感官要求10
表3,二棱大麦理化要求10
表4,多棱大麦理化要求11
表5,垦啤麦7号子粒品质与国外啤麦品质的比较12
表6,中国大麦分省的种植面积17
表7,中国大麦分省的产量19
表8,江苏大麦主要推行品种20
表9,甘肃省大麦主要推行品种22
表10,内蒙古大麦主要推行品种23
表11,新疆大麦主要推行品种25
表12,中国大麦分国别进口量29
表13,中国大麦分省进口量30
表14,中国啤酒分省产量(2006~2014)35
表15,百升啤酒大麦及大麦芽消耗量36
表16,永顺泰麦芽团体下属公司产能及概况37
表17,中粮控股下属麦芽公司产能及概况39
表18,北大荒龙垦麦芽下属公司产能及概况39
表19,青岛啤酒下属麦芽公司产能及概况40
表20,新金威麦芽下属公司产能及概况42
表21,莫高股分下属麦芽公司产能及概况43
表22,燕京啤酒下属麦芽公司产能及概况44
表23,兰州黄河下属麦芽公司产能及概况44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取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收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份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范围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全文链接:qtzzh1512/ml